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二节 体温

目的要求

1.掌握机体散热的不同方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2.熟悉体温的概念及其不同部位的正常变化。

3.了解体温的作用机制及结果。

教学重点

1.机体的散热方式。

2.体温的调节中枢。

教学难点

1.体温的调节机制。

2.体温的调定点学说。

教学过程

(一) 体温的概念

人和动物的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温。

体温分为表层与深部温度两个层次。

在研究人体体温时,把人体分为核心与外壳两个层次,前者的温度称为机体深部温度(core temperature),后者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shell temperature)。

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的,身体各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很小;

表层温度则不稳定,各部位之间的差异也较大。

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测直肠温度时,将温度计插入直肠6cm以上,其正常值为36.9~37.90C;

口腔(舌下方)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测温部位,其正常值为36.7~37.7。C;

测定腋窝温度时间至少需持续10min左右,其正常值为36.0~37.4。C。

(二) 体温的正常变动

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幅度一般不超过1。C。

1.体温的昼夜变化

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这种昼夜周期性的波动称为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或日节律,它是由一种内在的生物节律所决定的。

2.性别的影响

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0.3。C,而且其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

3.年龄的影响

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变动;而老年人的体温偏低。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一) 产热过程

1.主要的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产热量最大。

2.机体的产热形式有两种:战栗产热(shivering thermogenesis)和非战栗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1)战栗产热:战栗是指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其节律为9~11次/分钟。其特点是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所以产热量大大增加,这样有利于维持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热平衡。

(2)非战栗产热:又称为代谢产热。以褐色脂肪组织产热量为最大。

3.产热活动的调节

(1)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过程的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2)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后引起激素释放,使产热增加。

(二) 散热过程

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

1.散热的几种方式

(1)辐射散热(thermal radiation):是指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一种散热形式。

人体在21。C的环境中和不着衣的情况下,约有60%的热量是通过辐射方式发散的。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其次,取决于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

(2)传导散热(thermal conduction):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机体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水的比热大,导热性能好,因此临床上可利用冰帽、冰袋等给高热病人降温。

(3)对流散热(thermal convection):是指通过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通过对流所散失的热量的多少,受风速影响较大。

当环境温度升高到接近或等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便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形式。

(4)蒸发散热(evaporation):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蒸发散热分为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和发汗(sweating)两种形式。

1)不感蒸发:人即使在低温环境中,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称为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又称为不显汗,即这种水分蒸发不被觉察,并与汗腺的活动无关。

2)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通过汗液蒸发可以带走身体的热量。

发汗是可以意识到的,故又称为可感蒸发(sensible evaporation)。

发汗速度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2.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机体可以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来调节体热的散失量。在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活动降低,皮肤小动脉舒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皮肤血流量大大增加,使皮肤温度升高,故散热量增加。反之,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也因此大大减少。

三、体温调节

自主神经性体温调节(autonomic thermoregulation):是指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战栗等生理调节反应,使体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行为性体温调节(behavioral thermoregulation):是指通过增减衣着、开电扇、空调等行为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

(一) 温度感受器

包括外周温度感受器(peripheral thermoreceptor)

中枢温度感受器(central thermoreceptor)

温度感受器又可以分为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 此种感受器存在于皮肤、粘膜和内脏。

2.中枢温度感受器 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热敏神经元(warm-sensitive neuron)指当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的神经元。

冷敏神经元(cold-sensitive neuron)指当局部组织温度降低时冲动发放频率增加的神经元。

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anterior hypothalamus area,PO/AH)中,以热敏神经元比较多见。

(二) 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的重要中枢位于下去脑。

PO/AH的活动在体温调节的中枢整合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 体温调定点学说

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视前区-下去脑前部PO/AH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一个调定点(set point),即规定的温度值,如37。C。PO/AH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设定温度来调整体温的。也就是说,当体温与调定点水平一致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当中枢局部温度稍高于调定点的水平时,中枢即使产然降低,散热增加;反之,当中枢局部温度稍低于调定点水平时,产热增加,散热降低,直至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

课后小结

本章的难点是体温的调节机制及体温调定点学说,教师在讲这一部分时,一定要认真细心,课件内容要丰富多彩,多结合一些临床知识,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后练习

1. 体温是如何保持相对恒定的?

2. 引起正常体温变动的因素有哪些?